第(2/3)页 故而。 在孙权眼里,全琮虽然是第一次统率大军,但调遣兵马时稳重谨慎已经初具大将之风,对全琮的战报自然也是深信不疑。 踱步良久。 孙权如刘封预料的一般,没有选择走城内派兵。 一来是奇袭江津口的汉兵身份不明,二来是孙权担心城内不稳不敢再分兵出城。 故而给城外的全琮下令,是最稳妥的。 军令很快传到全琮的大营,留守的韩当面色大变:“刘封的兵马已经尽数被围,江津口怎么可能还有汉兵出现?” 可这个情报又是孙权部署在江津口外的探子确认过的,韩当又不得不信。 韩当陷入了两难之中。 若让全琮分兵去救,不仅会耽误救江津口的时间还会打乱全琮兵围刘封的部署。 可若不让全琮分兵去救,韩当就得放弃守营亲自引兵去救江津口。 脑海中快速的权衡了利弊后,韩当决定一面派人通知全琮,一面亲自引兵去救江津口。 于是乎。 韩当给副将留了两千兵马守营,亲引了三千兵马直奔江津口。 看着匆匆出营韩当及吴兵,营门外潜伏的李辅不由暗喜:合该令我立此大功。 计算了韩当离营距离后,李辅强忍内心的激动,号令众军士竖起旌旗,大喊大杀的往大营冲去。 李辅这支兵马带的旌旗本来就多,冲营又突然,留守大营的吴兵猝不及防下难以判断劫营有多少兵马。 为了惊吓营中的吴兵,李辅更是打起了关羽的名号,诸如“关君侯来劫营了”“吴狗,可识得汉寿亭侯?”“关云长在此,何人敢战”等等。 不得不说。 李辅这扯虎皮拉大旗的方式,很能唬人。人的名,树的影。 若是高呼声“李辅来也”,吴兵都是懵的。 可若高呼声“关云长”“关君侯”“汉寿亭侯”等名气大的名号,吴兵几乎下意识的就能想到来者是谁。 即便人数比汉兵多,大营的吴兵也在李辅的诈唬下陷入了混乱。 李辅也不恋战,只是招呼众军士在营中放火和制造混乱,能烧多少烧多少,能吓多少就吓多少。 没有韩当镇守的大营,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。 刚走不远的韩当,惊见大营火起,猛地一拍大腿,忿忿不已:“中贼人奸计了!” 韩当不敢迟疑,连忙引兵回营救火。 李辅则是见好就收,在放火后也不管烧了多少,直接就带兵跑路了。 等韩当回营后,李辅早就跑得不见踪影了。 被李辅这一偷袭,韩当再也不敢出营,一面组织军士灭火,一面派人再次给攻寨的全琮传信。 埋伏在北门外的全琮,此刻同样很难受。 三门强攻,竟然一门都不占优势! 什么围三阙一,这队友太不给力。 全琮只感觉自己就像个傻瓜似的在这北门干等。 “废物!都是群废物!” 全琮忿忿的甩着马鞭。 九千人的强攻不占优势,全琮不认为是自己调遣有问题,只认为是丁奉、徐盛和马忠不够悍勇。 虽然刘封也有八千人,但在全琮看来,刘封是远道而来且麦城之前又跑了几千逃兵,刘封这支兵是疲敝之兵也是士气低迷之兵。 且,刘封虽然有山林依托立寨,但这山林也不是什么险要高山,地利优势也只是一般;昨夜劫营的观察也让全琮认定刘封的兵马战斗力一般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