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江津口的大船,不仅仅是孙权的运粮船,同时也是孙权的运兵船,是可以横渡长江的大船。 孙权在得了公安和江陵后。 一部分大船放在了公安,一部分大船给了陆逊,剩下一部分大船都在江津口。 吴兵见汉兵追来,更是争相登船,落水者不知其数。 这风雪夜,江水本就寒冷。 一旦落水,纵是吴兵皆通水性,也难以活命。 夺得大船后。 刘封没有去理会弃械投降的吴兵,也没有理会抢夺小船奔逃的吴兵和落水挣扎的吴兵,而是令众人立即登船且将受伤的汉兵都带上,韩当营中一部分炊具锅碗瓢盆引火物也被邓贤带人扔上大船。 随后将战船横渡,直接前往江津口的对岸。 刘封带的兵,大部分都是荆州人,能通水性也懂驾船,操控江津口的吴兵大船,基本没难度。 刚渡江不久。 江津口又响起了一阵喧哗声,正是自刘封大寨方向匆匆而来的朱然。 看着满营的狼藉,朱然满脸骇然。 一把揪起一个跪在雪地瑟瑟发抖的韩当军士,朱然厉声喝问:“韩老将军在何处?” 韩当军士不知是冻的还是吓的,整个身子如同筛糠般哆嗦,语气中也充斥了惊惧:“韩将军死了,不是人,不是人。” 朱然更是惊骇。 韩老将军死了? 这,这,这怎么可能! 至尊早已派人告知韩老将军今夜加强戒备,怎么会死? 朱然忙让麾下军士在营地中搜寻。 直到看到倒在大旗下的韩当,朱然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消失了。 “韩老将军!” 朱然手持长矛蹲在韩当跟前,双眸也逐渐冲刺了怒火。 猛然间。 朱然又似乎想到了什么,大步来到江边。 见江边只剩下稀散的小船,大船都已不见后,朱然的脸上浮现了惊慌。“遭了,刘封得了大船,荆南危矣!” 孙权奇袭江陵后,兵马几乎都部署在南郡和宜都郡,对荆南的零陵郡和武陵郡用的都是传檄的方式。 对孙权而言:只要将关羽的大军隔绝在江北,即便零陵郡和武陵郡有不服的也只能屈服在兵威下。 昔日夺长沙、桂阳和零陵三郡时,孙权就是用的这一招,让鲁肃带兵将关羽跟三郡隔绝,让三郡误以为关羽已经放弃了三郡。 然而这招有个致命缺陷。 那就是一旦关羽有兵马渡江到了荆南,零陵郡和武陵郡诸县又会降而复反。 而现在。 刘封不仅奇袭江津口斩杀了韩当,还夺船渡江。 以刘封的身份再加上有数千兵渡江,这零陵郡和武陵郡,谁还敢在城头立上东吴的旗帜? 而事实也如朱然所料。 在横渡长江后,刘封就有了联络零陵郡和武陵郡反吴义士的决定。 刘封曾委托廖化给零陵北部都尉习珍送了信。 信中大意就是:若习珍有反孙权之意,需要等到刘封或关羽引兵出现在荆南;若刘封或关羽不能引兵出现在荆南,就要忍辱负重等到刘备的西川兵出现在荆南后,再举旗响应;倘若连刘备的西川兵最终都不能出现在荆南,那就需要习珍继续忍辱负重,以待天时。 刘封当时这样送信的目的,是为了避免习珍因为仓促间起兵反孙权而被潘濬剿灭。 后因江陵陷落太快,刘封也不确定习珍是否收到了信,更不确定习珍是否会遵从信中吩咐,故而也没将习珍考虑在夺江陵的计划中。 这次受风雪骤降影响,刘封雪中奋兵,斩韩当、夺大船、渡长江。 虽然丢了北岸大寨,但也引兵到了荆南地界,意外的有了联手习珍的机会。 正如那句古话: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 既然计划赶不上变化,那就要稳住心态及时应变。 南岸。 有大船歇脚,刘封及众将士也有了喘息的机会。 这次攻打江津口,刘封的五千精兵损失也不小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