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以我对孟达的了解,他急于向父王证明独当一面的才能,必会在得知江陵变故后第一时间就派人给父王去信。 尚书令法孝直又是孟达的好友,小侄料其担心孟达会失城身亡,也会与父王轻舟同行。 如今坦之兄在上庸也有万余兵马,若父王至,足可分兵去秭归;再有法孝直为父王谋划,牵制住宜都的陆逊,料想也无大碍。” 事实上。 刘封的预料也与实际相差不大。 孟达在得知江陵变故后,就第一时间派人去西川送了两封信。 一封是给刘备的,誓言要与秭归同存亡,将忠烈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,生怕刘备会怀疑孟达的忠烈似的。 一封是给法正的,给法正的信中具言了蒯祺死于乱兵、刘封在上庸三郡的行事、秭归樊友因丢军粮而被治罪、被刘封调往秭归且得到关羽授予的临机便宜之权等等军情,又在信尾呼法正“苟富贵,勿相忘”。 显然。 孟达虽然信誓旦旦称的要与秭归同存亡,但其实内心也没多大的底气,更不想真的战死。 故而才会单独给法正去信,还用上了“苟富贵,勿相忘”,怕法正当了尚书令就瞧不起孟达这个故友了。 也幸亏孟达送得及时。 刘备得到信的时候,刚同法正安抚了巴郡士民,正准备离开巴郡走一趟越巂郡。 只因越巂太守马谡在任期间屡屡上书当地豪族不服《蜀科》,刘备就准备趁着汉中大胜亲自走一趟越巂郡。 若是晚上一日,刘备得到消息恐怕就得再晚上一个月。 世事也时常如此。 早一日和晚一日,都有可能改变事件的结局。 刘备在得到孟达的急信后,当即震怒。 以前要谋汉中的时候,孙权跑来夺三郡,导致曹操先一步定了汉中。 如今关羽刚在襄樊有了点起色,孙权又跑来夺南郡,甚至于还想夺下宜都直接锁死刘备东入荆州的路线。刘备麾下的核心文武大部分都是荆州人。 若孙权把荆州尽数夺了,刘备又如何跟麾下的荆州人交代? 故而。 在与法正商议后,刘备果断的决定亲往秭归,同时又下达了一系列的军令。 如:令护军陈到引两百白毦兵先行前往白帝城探查军情,并伺机跟孟达取得联系,避免秭归士民因援兵不到而惊慌。 如:传巴郡太守费观和巴西郡太守阎芝征发各县士兵入白帝城。 如:派人前往阆中急召张飞及麾下校尉军侯十余人入巴郡江州城。 等等。 为避免走漏消息引起变故,刘备没有告知费观、阎芝、张飞三人调兵召将的目的。 即便是成都方向,都只给诸葛亮送了一封密信,信的大意就是“荆州有变,军师可在成都便宜行事”。 等张飞自阆中带着十余校尉军侯抵达江州城后,刘备这才带着众人轻舟入白帝城。 在抵达白帝城后,刘备又留张飞在白帝城整军。 虽然县兵的战斗力也就维持下地方治安或是剿剿一般匪寇的水平,但有张飞带来的校尉军侯十余人,勉强也能成军。 刘备的目的也不是拿这群县兵去讨伐孙权,更侧重于虚张声势。 毕竟。 鼓吹一起,旌旗一晃,谁知道来的是百战精兵还是乌合之众? 刘备则是带着法正、陈到以及两百白毦兵先行前往秭归。 在抵达秭归的时候,秭归的战事已经结束。 由于刘封斩杀韩当夺船渡江,极大的影响了孙权在荆州的布局。 以至于孙权不得不采纳吕蒙的第二次谏言,给陆逊送了便宜行事的手令。 得知江陵有变的陆逊,也果断的放弃了强攻秭归城,而是在夷陵、夷道、佷山三县部署防御,控制江水津口,扼守山关险要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