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见刘封策马冲来,徐晃也不怯战,双脚控马,双手抡起手中的开山斧照着刘封就是一砍。 刘封亦不含糊,同样双脚控马,双手握住丈八长枪就往徐晃一刺。 常言道:孙哥战术传天下,一切战术转换家。 刘封这同归于尽的狠劲儿,着实吓了徐晃一跳。 徐晃这开山斧劈下来,刘封人得成两半;刘封这丈八长枪刺稳了,徐晃得透心凉。 “好狠辣的小子!” 徐晃可没想要跟刘封以命换命,开山斧变砍为挡,刘封也顺势变刺为挡。 双方这第一个回合,拼了个势均力敌。 若论常态武力值,刘封的武力值是低于徐晃的。 然而战场不是竞技场,不会让双方都保持常态武力值。 刘封在城头养精蓄锐多时,徐晃在城下指挥战斗多时。 刘封兵锋正盛,气势已占上风,徐晃兵锋溃散,气势已落下风。 刘封一开始就发狠劲,徐晃不想跟刘封同归于尽。 等等。 若说刘封常态武力值八十余,徐晃常态武力值九十余。 那么此刻综合各方面的增益损益后,刘封和徐晃的武力值都得往九十靠拢。 不论是开山斧还是丈八长枪,相对于普通武将的武器都称得上是重武器了。 这相互间碰撞发出的沉重声,令周围厮杀的军士都忍不住侧目。 “竟有人能挡住副军将军的丈八枪!” “竟有人能接下平寇将军的开山斧!” 双方军士皆是惊呼,仿佛都不相信眼前所看到的。 一时之间。 刘封和徐晃厮杀的周围,自动出现了一片真空区。 倒不是双方军士停下了厮杀,单纯是不想被波及。 都是战场老卒,怎么保命都是老手了。 酣战的双方此刻并未觉察到周围的变故。 一个回合结束,又是一个回合开始。 只听得大喝声、嘲讽声交相辉映。 不知战了多少回合,双方不约而同的拉开了距离。 再看周围。 汉兵和魏兵泾渭分明,早已结束了厮杀。 徐晃见状大笑:“初生牛犊不识虎威,刘公仲,可有识得五子良将的本事?” 显然。 徐晃虽然表面不说,但暗地里对刘封那句“五子良将,不过如此”颇为介怀。 刘封亦是大笑:“人老不以筋骨为能,徐公明,可敢再与我大战三百回合!” 双方都在大呼嘲讽。 暗地里手都在发抖。 重武器碰撞,那反震力也不是能轻易卸掉的。 僵持了一阵。 双方几乎是不约而同的给身后的将校打了手势。 徐晃一方,殷署、朱盖、吕建、徐商相继向刘封放冷箭。 刘封一方,方月、潘风、俞射、穆舜先后向徐晃放冷箭。 紧接着。 双方弓箭手都纷纷拉弓抛射,盾牌手各自向前抵挡箭矢。 随后。 徐晃亲自断后压阵,带着魏卒退走。 城下也随之响起了汉兵的欢呼声。 看着有序退走的魏卒,刘封将丈八长枪往地上一立,左手敲打酸胀的胳膊,暗暗惊叹:五子良将,名不虚传,幸亏一个个的要么死了要么老了,否则今后想北伐就真的难如登天了。 今日一战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