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江陵。 刘备斜倚凭几,闭目静思,马良和程畿侍立左右。 诸葛亮曾私下询问刘备:为何不令法正随军? 刘备的回答是:朕岂不知兵?时无曹操,天下谁敢与朕争锋? 单论军事,刘备跟曹操其实是同一类人。 都属于打了一辈子仗,在战场上刷了大量经验成长起来的一方雄主。 二人都有个共同点:百战不死,化为宿将。 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操耳! 这句话,并非是曹操的吹捧。 演义弱化了刘备的战场指挥能力。 如诸葛亮、庞统、法正,更侧重于在战略上给刘备指明方向,具体的战场指挥,大抵都是出自刘备之手。 以前打汉中的时候,对手是曹操。 刘备不敢有丝毫的托大,法正在前线,诸葛亮在后方,文武精锐齐出,方与曹操在汉中平分秋色。 如今。 曹操不在。 刘备自问天下无敌手,自然有了取舍。 调入荆州的文武中,不论是马良、程畿,还是黄权、辅匡、冯习、张南、傅肜、吴班、赵融、陈式,都只能算刘备麾下二流文武。 一流的诸葛亮、法正留下了。 一流的马超、赵云留下了。 甚至就连汉中之战提拔的魏延,能力不俗的李严和孟达,都被刘备安排去谋划武都郡和阴平郡了。 若不是张飞屡屡来信,刘备连张飞都不想带。 用刘备的话来讲就是:荆州有云长和吾儿在,打个襄阳和樊城,难道还要朕荆益文武精锐齐出? 从更深层面来讲:只带一群二流文武,刘备也存有培养军中年轻一辈的用意。 静思间。 陈到自外而来,小声禀报:“陛下,后将军请见。” 刘备微有惊讶。 这次调兵遣将,刘备同样没考虑黄忠。 “准。” 沉吟片刻,刘备令黄忠入内。 不多时。 黄忠大步而来,拱手就拜:“臣,后将军黄忠,请命为陛下牵马!” 先前,黄忠因在成都闲得无聊,就告假带着亲随游猎诸郡。 等黄忠得到消息,刘备早已离开了成都。 黄忠后悔得肠子都青了。 我就出去游个猎,陛下就不在成都了? 于是黄忠匆匆赶来江陵。 黄忠深知:军令不能朝令夕改,大军都调度了才来请命,刘备不可能为了黄忠就更改既定部署。 故而。 黄忠直接来个弯道超车:我不带兵,我就给陛下你牵马就行! 换而言之:战场形势万变,只要天天在刘备眼前晃悠,就一定能觅得机会。 听到黄忠的请命,马良和程畿的脸色都变得怪异,似是在极力忍笑。 能不能注意下形象? 你可是大汉的后将军啊! 刘备听得头疼:“汉升,你乃后将军,替朕牵马,成何体统!” 黄忠昂声高呼:“若无陛下慧眼识才,臣也只是区区一介假裨将军;陛下对臣有知遇之恩,臣不能不报,臣为陛下牵马,亦是效仿古人结草报恩。” 看着黄忠那一副“不让我去我就赖着不走”的样儿,刘备扶额问道:“汉升啊,来之前,看了什么书?” 黄忠不假思索,坦然直言:“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!” 结草报恩的典故,就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。 显然,黄忠来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准备了说辞! 见刘备不应,黄忠以袖掩面而“泣”:“臣自随陛下入川,至今已有十年,每逢佳节,倍思故亲,请陛下允臣告假数月,臣想回一趟南阳,祭祀先祖。” 马良和程畿纷纷瞪大了眼睛。 回南阳? 干脆直接点说要绕过襄阳和樊城直接去打宛城。 你一个厮杀汉,学儒生玩什么掩面而泣啊! “汉升啊,你也一把年纪了,别让小辈们看笑话。”刘备闭眼不忍直视。 黄忠声色更“哀”:“臣老了,臣不中用了,臣这就回成都.” “打住!”刘备打断了黄忠的由“泣”变“哀”,应许道:“既然来了,就暂时待在江陵。军令不可朝令夕改,就许你:替朕牵马!” 黄忠瞬间由“哀”变“笑”:“陛下英明,臣牵得一手好马!” 看着黄忠乐呵呵的转身离去,刘备也不由摇头轻笑:“这老汉升,一把年纪了也不肯在成都歇着,非得跟着朕军中劳顿。” 随着年龄增长以及身份渐尊,刘备几乎不再有亲自上阵厮杀的机会,可刘备又很怀念上阵厮杀的锐意和热血。 昔日。 黄忠主动来请命跟着刘备入川,为了让刘备同意,黄忠更是以委质的方式。 换而言之:黄忠的命,就是刘备的。 因黄忠不服老想进步而大受感触的刘备,心一软,就将黄忠编入了部曲。 原本刘备对黄忠并未抱有多少期待。 不是刘备不看重黄忠。 看走眼的也不止刘备一个。 黄忠从军多年,在荆州一直名声不显,就连归降曹操后也只是一个代理裨将军,很难让人相信黄忠骁勇善战。 就连关羽在不知情况前,都大骂“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”。 诸葛亮亦言“马超和张飞亲眼看到黄忠的战功,才不会觉得黄忠同列是耻辱。” 换而言之:人老不以筋骨为能,黄忠都一把年纪了,难道还能跟年青武将一般陷阵先登斩将夺旗? 都是战场厮杀汉,若没有亲眼目睹,谁又能轻易相信一个六旬老头竟比年轻人还猛? 然而入川之后。 黄忠的表现令人大为震撼。 任何人看到一个六旬老头时常先登陷陈,又勇毅冠三军,都会有震撼。 刘备又惊又喜。 捡到宝了啊! 若说魏延让刘备看到了年轻人的锐意进取,那么黄忠就让刘备看到了老年人的壮志雄心。 刘备执意要提拔黄忠为后将军,除了黄忠有大功外,也有对暮年雄心的肯定。 肯定黄忠的暮年雄心,就是肯定刘备的暮年雄心。 亦曾有人言:黄忠就如同一面镜子,让刘备看到了“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”,即便年迈也不愿放弃壮志雄心的坚韧,让刘备有一种内心上的共鸣,故而偏爱黄忠。 踱步起身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