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即便孙权屡袭荆州,刘备也得对孙权采取怀柔政策! 可一旦襄樊被刘备得到,刘备就能完全控制汉水,不论是驻守还是增援,都能畅通无阻。 荆州的北面没了威胁,那么东面的孙权。 尤其是将治所搬迁到了武昌郡还向曹丕称臣的孙权,也就成了亟待解决的目标! 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? 最重要的是:孙权称臣了,伐孙权同样也是伐魏。既然都是伐魏,自然是优先伐弱小的!还能趁机将孙权屡袭荆州的私仇也一并报了。 而一旦刘备开始伐吴,那么曹丕就又能愉快的当渔翁了! 毕竟曹丕也不是真心想让孙权当大魏吴王,纯粹是曹丕目前掌控不了江东,故意给孙权一个虚名让孙权去给刘备制造麻烦。 “贾刺史所言,颇有道理。”曹洪肯定了贾逵的判断,又提出了疑问:“可如今我们连郾城都破不了,又如何能救出大将军?” 贾逵瞟了一眼众人,道:“行军打仗非我所长,不知征东将军和前将军可有良策?” 一招以退为进,贬低自己吹捧曹休和张辽,贾逵成功的将“放弃樊城,救曹仁”的核心问题抛给了曹休和张辽。 能当豫州刺史而非某某将军,贾逵的权谋素养是要高于众人的。 曹休蹙眉。 虽然认同贾逵“放弃樊城,救曹仁”的策略,但具体如何去救曹仁,曹休也想不到可行的方案。 张辽亦是如此。 要救曹仁,得先破郾城的张飞。 破不了张飞,去救曹仁就是无稽之谈。 沉思间。 一裨将入内,称刘备放回了俘虏,并让俘虏带话称“朕要放弃郾城,回军强攻樊城,曹洪曹休,你们想救曹仁的时间可不多了”。 话音一落,帐内众将皆是脸色一变。 曹休更是厉声而呼:“刘备这老兵革,太狂妄了!诱敌之计都明着用了吗?” 贾逵却是眼前一亮:“方才还犯愁如何才能救大将军,如今刘备放弃郾城,我等就能以郾城为据点,将计就计了!” 王凌也醒悟道:“昔日右将军也是先夺郾城为据点,而后佯攻围头暗取四冢,最终解了樊城之危。” 曹休对王凌方才的不敬心有怨气,冷哼道:“刘备既然敢明着用诱敌之计,又岂会不吸取徐晃长驱直入的教训?樊城就是个陷阱,专门等着我们去的陷阱!这老兵革,真是阴险!” 王凌没有反驳。 曹休的担忧也同样是王凌的担忧。 刘备自恃地利在樊城设下陷阱,故意要引曹洪曹休等人去钻陷阱。 若不去,被围了多日的曹仁必然撑不住! 若去,就会遇到难以预料的危险。 这是刘备的阳谋! 一个曹洪曹休等人不论去与不去都会中计的阳谋! “是陷阱,又能如何?诸君征战多年,哪一次征战没有遇到陷阱?”一直沉默不语的张辽,徐徐开口。 “不要被刘备骗了!不是刘备想放弃郾城,而是刘备已经守不住郾城,不是每一次刘备都能如昨夜一般及时增援。 既然决定放弃樊城只救大将军,那就一定要快!若是慢了,刘备在樊城外的准备就会更充分,救大将军的难度也会更大。 最危险的地方交给我,希望诸君都能有昨夜的胆气,并力救出大将军。 大将军若是死在樊城,将会是我等一世耻辱!” 厚重而低沉的声音,让众人再次陷入沉默。 曹仁如今的身份,是曹魏的大将军! 曹丕称帝还不到两年! 倘若曹仁被刘备围杀在樊城,这对曹丕的政权冲击是很恐怖的,远胜于丢襄樊! 襄樊丢了还能夺回来。 大将军死了,就得斩杀刘备的大将军才能血洗耻辱。 可刘备的大将军是关羽! 斩杀关羽? 在场众人最多口嗨激励士气! 良久。 曹洪决断道:“大将军绝对不能死在樊城!既然前将军愿意去最危险的地方,我等又岂会畏战不前。” “王凌听令,你引五营兵马为先锋,佯攻围头堡,务必谨慎,莫要如王忠、刘若一般坏我大计。” “曹休听令,你引十营兵马为第二队,暗取围头堡以西的四冢堡,一定要打出誓要破四冢的声势,要让刘备误以为我们的目标是四冢。” “贾逵听令,你引五营兵马为第三队,埋伏在四冢外,若见刘备引兵增援,立即出兵拦截,扩大声势。” “张辽听令,你的虎贲营昨夜损失太重,我会将近卫营调拨给你,你带上一千人为第四队,趁着我等与刘备大战时,突入樊城救出大将军,不可恋战!“ “其余人等,除鲜于辅带两营兵马留守大寨外,皆随我前往郾城,策应变故。” “.” 曹洪一连下达了十几个军令,涉及佯攻、暗取、牵制、突入等等,只为配合张辽突入樊城救出曹仁。 甚至于,曹洪不惜将近卫营都调拨给张辽,这是曹洪最精锐的悍卒! 若是张辽没能救出曹仁,曹洪真就得亏到痛心吐血了。 众人见曹洪将近卫营都调拨给了张辽,亦是纷纷心凛。 张辽更是抱拳立誓:“纵是我死,也定会救出大将军!” 曹洪令众将士休憩了一日。 同时放出风声要攻打围头堡,生擒刘备。 一如刘备故意告诉曹洪要放弃郾城强攻樊城一般。 曹洪知道樊城是陷阱。 刘备也知道曹洪意不在围头堡。 围头堡内。 探得消息的刘备,斜倚凭几,冷眼注视眼前的地图:“就让朕见识下,没了曹操的你们,还剩几分本事!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