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叙礼入城后。 法正则将长安目前的现状以及盘踞在安定、北地、冯翊三郡的曹真张郃等势力,逐一向刘禅和诸葛亮言明。 “粮草一事,倒不用太担心,如今春水渐涨,可走渭水从陇右运粮,以解燃眉之急;扶风各县,亮也会前往安抚,诸县豪民听闻太子入了长安,必也会慷慨解囊的。” 诸葛亮只是淡淡一语,就拿出了解决粮草的方案。 刘封不由暗暗称赞。 不愧是大汉的超级奶妈,这分从容,这分自信,不是一般人能有的。 至于诸葛亮如何去让诸县豪民“慷慨解囊”,那就不是刘封需要操心的了。 刘封拿出了早已想好的分工方案,道:“有丞相筹集粮草,孤也可以安心讨伐曹真张郃等人了,太子就与尚书令留在长安,安抚长安及诸县的官吏士民。” 太子是储君,负责安抚士民。 法正是尚书令,负责选用官吏。 诸葛亮是丞相,负责钱粮赋税。 刘封是车骑将军,负责征讨不服。 各司其职,既不会僭越,又不会外行管内行。 完美! 对此。 刘禅、诸葛亮和法正都没意见,众人愉快的同意了分工方案。 而在刘封等人积极的扫荡关中曹魏残余势力以及重建关中秩序时,宛城的曹丕,也终于得到了足以令血压飙升到几近昏厥的第三封军报。 第一封是刘封破了武关,曹丕大笑表示“刘备技穷矣,朕在长安有数万大军,又有曹真张郃等大将与太子太尉同守关中,何惧刘封小儿?”。 第二封是刘封破了峣关,曹丕大笑表示“峣关无名将驻守,刘封竟用了十日才破,技止于此了,朕料那刘封小儿,必会折戟长安城下。” 然而。 当看到第三封军报后,曹丕笑不出来了。 发笑是为了安抚军心。 安抚军心需要理由。 刘封破武关和峣关还能寻到理由,如今长安城都破了,还怎么寻理由? “刘封小儿,竟敢夺朕长安!刘备老兵,竟敢戏朕!” 飙升的血压,让曹丕再也遏制不住愤怒,将手中的军报恨恨的摔在地上。 曹丕气得不轻。 好!好!好! 你刘备御驾亲征,大将齐出。 不论怎么看都是要进取宛洛。 结果,你跑去取关中? 还把长安夺了? 这样的结果,令曹丕难以接受! 曹丕感受到了戏弄,感受到了被戏弄的耻辱感。 刘封破长安的消息,同样将司马懿、刘晔等人惊得不轻。 众人又看向了赵俨。 只因赵俨曾提出一个假设“,进攻陇右是疑兵,进攻宛城也是疑兵。就如刘封去年偷袭石阳一样,另有图谋”。 不过当时的赵俨也猜不出刘封的图谋在何处。 蒋济觉得刘备的战略重心在益州,满宠觉得刘禅无法横行雍凉,刘晔觉得刘备会取平春 然而众人都没想过,刘备会直接派刘封走武关奇袭长安。 因为在众人看来。 走武关奇袭长安是不可能办到的。 且不说武关难破,武关后方还有峣关,峣关后方还有更坚固的长安城,而关中有有曹真张郃等数万大军。 怎么看,走武关奇袭长安的可能性都近乎于无。 偏偏。 刘封办到了! 且破关夺城的速度快到匪夷所思! 一日破武关,十日破峣关。 到最后破长安城,满打满算都不超过一个月! 如此短的时间,曹丕就算是想增援也是鞭长莫及。 一日破武关,那是夏侯楙弃城而逃,曹丕认了! 十日破峣关,那是峣关没有大将守,曹丕也认了! 可长安城怎么会如此轻易的破了? 曹丕也是知道曹叡的才能胆气的,曹叡甚至都喊出“与长安城同存亡”的口号了,更何况曹丕还派了钟繇协助曹叡。 即便如此。 长安城还是丢了! 若能全图俯瞰,曹丕必会惊愕:刘封的气运,未免太强了些? 破武关,遇到夏侯楙。 破峣关,寻到小路迂回攀岩。 伏击张郃曹真,遇到魏延孟达包抄。 刘禅一方也同样如有神运,不仅守住了街亭,张郃来而复返,曹真想要包抄也被迫返回,马超召来了羌兵,郭淮被迫放弃临渭还被姜维抄了后路 每每都能卡在关键位置。 也幸亏曹丕现在了解不到全局,不然都得怀疑是不是“大魏气数已尽,汉室天命重现”。 对于极其在乎符命、谶言、占卜等天象论的曹丕,这次奇袭关中,刘封的气运都堪比昔日刘邦灭秦了。 毕竟。 刘邦灭秦的时候,恰好遇到秦国内乱趁机破了武关,又恰好寻到小路破了峣关,又恰好因项羽残暴而让咸阳秦民向寻求刘邦庇护。 等等。 看似不同,却又极为相似。 “诸君,为今之计,该当如何?”骂了好一阵,曹丕才返回坐下,平复内心的火气。 怒归怒,然而事情已经发生了,再怒也无济于事,曹丕必须寻求应对之法。 众人面面相觑,低头不语。 应对? 如何应对? 现在最好的应对,就是退兵。 可让曹丕退兵,这就等于汉中之战时让曹操退兵,谁也不想先提议。 相对于曹丕君臣的沉闷。 得到刘封破长安消息的刘备,那笑得都快合不拢嘴了:“朕笑那曹阿瞒,虽出身大族,但教出来的儿子却彼此忌惮,不如朕二子多矣。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