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由于夏侯尚因小妾之死而染病,短期内不能再统军。 曹丕遂又加封曹叡为征南将军,且以蒋济、刘晔为军师,陈群之子陈泰、曹真之子曹爽为参军,引步骑一万前往鲁阳。 汇合鲁阳的右将军徐晃,以及悍将徐商、殷署、吕建、朱盖、常雕、诸葛虔、王双等步骑二万。 合步骑三万,抵御犯境的刘禅。 尚书令府。 陈群仔细的叮嘱陈泰:“平原王本应享太子之位,然而陛下因赐死甄皇后而心疑平原王,迟迟不肯立平原王为太子。 自古以来,废长立幼,取祸之道,昔日袁绍、刘表之祸亦是历历在目,不可不谨慎。 此番刘备之子刘禅引兵进犯,正是平原王重拾威望之时,只要守住鲁阳退了刘禅,众公卿就能奏请陛下立平原王为太子。 故而此战,可胜可平,但不可败,更不可丢了鲁阳!” 陈泰不能理解:“臣子参与嗣子之争,向来为皇家所忌讳,阿父又何必自入漩涡,引来陛下的猜忌?” 陈群摇头:“你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此非嗣子之争,而是国本之争。大魏初立,我便献九品中正制,只为让中原各族皆能尊卑有序。 秩序有了,国家就稳定了。倘若因立太子一事而再令国家动荡,非我所愿也。 况且,眼下众皇子中,无一人有资格与平原王争夺嗣子之位,趁早让陛下立平原王为太子,今后你入朝为卿时,也必会受平原王器重。 此举既是谋国本,又是谋家事,家国无恙,我陈氏才能传承长远,你要谨记啊。” 陈泰拜服:“阿父所谋深远,孩儿佩服。只是孩儿虽为参军,但并不懂军务,不知道如何才能助平原王守住鲁阳。” 陈群早有计略,道:“你到了鲁阳后,可派遣信使将朝堂局势告知义阳的司马懿,以司马懿之智,定能助平原王守住鲁阳。其余诸事,可多听听蒋济和刘晔的想法,不可自恃是陈家子就骄矜自傲。” 随后。 陈群又将具体的细节,也一一给陈泰讲清楚,生怕陈泰自恃出身而误了大事。 而在另一边。 曹爽则是来向曹叡贺喜。 自长安兵败后,曹叡采纳了钟繇的计策,一心在郭皇后面前“卖惨”,虽然没有得到太子位但也免了兵败被曹丕问责。 随后。 曹叡就被调回洛阳。 回到洛阳的曹叡,对郭皇后更是“殷勤”尽孝。 不论汉魏,“孝”都是品评士人德行的重要标准。 曹叡越是对郭皇后尽孝,就越受士人的夸赞,这也是陈群等人极力想要让曹叡当上太子的原因之一。 如今。 “苦”尽甘来。 曹叡再次得到了统兵的机会,这心头也是欢喜。 然而想到跟着刘禅的张飞赵云黄忠,曹叡心头又多了几分沮意和羡慕:“同样是亲儿子,刘备给刘禅配的大将,远胜于父皇啊。” 刘禅都带上张飞赵云黄忠了,曹丕怎么也得整几个老将大将宿将才行。 结果。 曹丕只是提了让蒋济、刘晔、曹爽和陈泰随军,又自洛阳调了一万步骑给曹叡,剩下的就只有鲁阳徐晃等人了。 得知曹叡心忧的原因,曹爽劝慰道:“虽无大将随军,但此番南下并非是要与刘禅决战于原野,而是据险而守。即便张飞赵云黄忠再勇猛,如今也已年迈,难道还能披甲先登不成?” 话虽如此,但曹叡心头始终是不痛快,问道:“昭伯可有举荐的贤才?” 曹爽略思一阵,道:“文学掾毌丘俭,以及文稷之子文钦,可为将。” 曹叡蹙眉:“仲恭随孤多年,乃孤亲信。文钦曾参与魏讽谋反,先帝念文稷旧功才赦免了他,如何能用?” 曹爽不假思索:“昔日魏讽谋反,文钦只是受到蛊惑,并非真心,这也是先帝会赦免文钦的原因。 文钦被贬为庶民后,郁郁不得志,若殿下能厚恩提拔文钦,文钦必会为殿下效死力。 文钦又是谯县人,与殿下为同乡。” 听到此。 曹叡心有明悟。 在文钦落魄的时候去厚恩提拔,比在文钦得志的时候再去拉拢更有效。 想到这里。 曹叡有了决定:“就依昭伯之言,征文钦随军。若有如文钦一般不得志者,昭伯可替孤笼络,一应赏赐,皆可先许诺,后报与孤。” 曹爽大喜:“必不负殿下所托!” 曹爽也没辜负曹叡的信任,除文钦外,另又有十余因坐罪而被贬的悍将被曹爽拉拢入军。 曹叡也不耽误。 在整军后,就带着众文武及一万步骑南下鲁阳。 而在这期间。 刘禅也带着张飞、黄忠等人抵达了宛城与赵云合军。 得知刘禅亲至,赵云颇为惊讶。 “君子不立危墙,太子岂能不顾自身安危而亲临危险之地?” 赵云还是那个赵云。 并不会因为刘禅当了太子就委婉,该直接说的依旧会直接说。 而在赵云面前,刘禅也不会自恃太子身份就有所不敬。 长坂坡救主,截江救主。 赵云放弃了如其余大将一般杀敌立功的机会,一心一意的守护刘禅,即便常年得不到升迁也是心无怨言。 每每回想,刘禅都深感赵云的不易。 只是想到刘封的计划,刘禅又不得不硬着头皮道:“后将军,孤是太子,太子当有军威。 如今,燕王已经被父皇任命为大将军兼徐州牧,江陵亦是流言满城,孤若不亲征立功,不仅会令敌国耻笑,还会令群臣心疑。” 赵云不由蹙眉:“流言之事,皆是贼子故意煽动,欲令太子与燕王不和,岂能轻信?朝中群臣皆是智者,怎会心疑?岂不闻流言止于智者?” 刘禅气势有些弱:“老将军,孤既然都来了,这些事等破了鲁阳后再议如何?” 一旁的张飞见赵云问得太急,直接一把勾住赵云的肩膀,大嗓门在赵云耳边响起:“子龙啊,太子已经长大了,有自己的想法了,我们不能总是将过往经验强加于太子身上,这是不对的! 身为长辈,应该让小辈有历练的机会,即便败了也还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在,不会影响大局的。 你瞧,这次我将儿子也带来了!张苞,过来给你赵叔问礼。”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将,脖子微微一缩,快步来到赵云面前,问礼道:“侄儿张苞,见过赵叔父。” 第(1/3)页